捐血或放血治療者反應的處理捐血或放血治療者反應的處理 大多數捐血者對捐血過程的耐受能力極為良好,但偶而還是會發生不良的反應,因此負責捐血作業的人員必須能夠辨認出這些不良放血反應,並且要有處理某些反應的能力,一但有狀況發生時,能夠立刻給予適當的處置與救護。 處理程序 (一) 通則: 若在放血時看到反應的徵候,應立即移除壓脈器並拔出針頭,且儘可能 將發生不良反應的捐血者移到一可獨處照顧的場所。如果下面的措施,仍不 能使之迅速恢復時,則應通知醫師前來處理。(二) 暈厥: 1.令捐血者平臥,抬高足部使其超過頭部水平位。2.鬆開其衣物。3.確保其呼吸道通暢。4.在捐血者前額和頸背部給予冷敷。5.給予吸入芳香氨 。但在給予之前應先由自己試驗氨味是否過強或過弱,過強會損害鼻黏膜,過弱則無效,經給予吸入芳香氨 後,應該會引發咳嗽反應,可使血壓發生陣發性升高。6.定時地檢查及記錄血壓、脈搏與呼吸,直到恢復為止。對有些捐血者所發生的持續性低血壓,輸注生理食鹽水可能有效,可由醫師決定是否施行。(三) 噁心及嘔吐: 1.儘量使捐血者取得最舒適的姿勢。2.指導噁心的捐血者緩慢而深深的呼吸。3.在捐血者前額和頸背部給予冷敷。4.使捐血者頭部轉向側位。5.在嘔吐時提供吐盤,並用備好的衛生紙或濕紙巾拭淨,以免吸入吐物的危險。6.給予捐血者清水以沖洗其口腔。(四) 肌肉牽搦或痙攣:發生肌肉牽搦或痙攣最常見的原因是意識喪失,幾乎半數無意識的供血者,會有一個或多個肢體發生短而弱的搐搦樣運動。極度神經性的捐血者可能因過度換氣,引起手部或顏面肌肉牽搦或強直性痙攣,給血室工作人員在抽血時要密切注意這些症狀,若發現徵候時,先與捐血者談話轉移其注意力,以阻斷其過度換氣,若症狀明顯時,則可令捐血者在一紙袋內呼吸,常能促其迅速緩解。 (五) 血腫: 1.若有血腫發生及靜脈針頭不能恢復適當位置時,移去壓脈帶並拔除針頭。2.在血腫上面置放無菌紗布三或四塊,並以手指壓7 至10分鐘,舉臂高過心臟水平位,以助血腫之減小。3.在必要時供以冰敷五分鐘,以減少瘀傷及疼痛。4.在疑為動脈穿刺時,立即抽出針頭並緊壓10分鐘。5.在敷以繃帶緊壓後,要檢查有無橈動脈的脈搏,若脈搏未能觸知時,要通知醫師前來處理。(六) 搐搦:真正的搐搦少見。1.預防捐血者本身之傷害,但除非有迫急的外傷危險,不要勉強約束捐血者。2.設法預防捐血者跌倒,但若跌倒無法避免時,要設法使其傾斜而下。3.在牙齒之間置一壓舌板預防舌部咬傷,但若在其牙齒緊閉時,勿試圄撬開捐血者口部,以防對供血者或對自己造成傷害。4.確保捐血者呼吸道通暢,並通知醫師前來處理。(七) 嚴重心臟之難題: 1.極為少見,在1000萬個捐血者中可能有一個。2.立即請求內科支援或急診救護小組處理。3.若捐血者心跳停止,要立刻開始實施心肺復甦術,並繼續直到內科支援或急診救護小組到達為止。 所有不良反應的性質與治療,均應記錄在捐血者卡片上或特殊事件的報告單上,並應包括決定是否要繼續接受該捐血者未來的捐血。 採血室的位置應以距急診室或急症救護單位越近越好,並應準備一些供應品和藥物,以供工作人員急用,大多數血庫應具備的供應品和藥物為:1.嘔吐盤及毛巾。2.無菌20號及25號針頭;1或2 ml 無菌注射針筒。3.輸注靜脈溶液與血液的輸液器。4.生理食鹽水及壓舌板。5.氧氣及面罩;滅菌的靜脈切開儀器。6.急症藥物:處理一位有反應的供血者很少需要藥物,一般經過休息或對症處理後可很快恢復,但亦有極少數不良反應須進行必要的緊急處理,所以血庫醫師應在手邊備些急救藥品,藥品的種類及應用劑量亦應特別標示清楚。
1